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表示,為達成2050年「淨零排放」目標,全球正如火如荼地發展氫能。台灣基於平衡電網調度、加入國際分散式能源供應鏈的考量,以及與全球氫╱氨供應鏈發展同步的三大理由,必須加緊腳步發展氫能的相關技術。經濟日報將於12月7日舉辦「2023能源願景高峰論壇-綠能2.0 催速淨零碳排」,邀請政府首長、企業領袖共同探討淨零碳排的轉機與未來新能源發展。萬皓鵬將出席,並以「打造氫能新經濟」為題發表演講。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署、台電、台達電、工研院、永豐餘、台泥儲能等協辦。萬皓鵬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,氫能目前紅不讓的程度,堪稱是史上首見。全球已有超過40個國家宣告採政策性推動氫能,以往氫能從未落實在政策面。過去大多著重於技術突破及研究,沒有政策指引、更缺乏資金投入,與當前的熱況大相逕庭。國際能源總署(IEA)指出全球氫氣供應量在2050年將超過5.3億噸╱年 ,隨著氫能技術陸續完成開發,2040年前仍以化石燃料產氫(灰氫與藍氫)為主;2040年後就會由再生能源產氫(綠氫)為主力。萬皓鵬分析,各國切入氫能的條件與定位不同,約可分為四大類。第一類是擁有具豐沛自然資源,亟思發展能源轉型出口者,如加拿大、澳洲、智利等南美國家。第二類是具資源與人口紅利,可先以本土市場為主的自產自銷國,如美國及中國大陸、英國。第三類是本身自然資源不足,但地理位置具貿易或能源掌控優勢樞紐,如歐洲的德國、荷蘭,亞洲的新加坡等國。第四類是技術應用輸出者,其既有產業技術能量豐沛,政府主導力道強,如日本、韓國及德國為代表。他指出,台灣不屬於上述四大類,但不能自外於發展氫能,首先,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,沒有氫能無法達成。氫能既有助於達到零碳,又有助於平衡電網、調節電力。其次,台灣燃料電池產業鏈已完整,發展氫能應用的創新技術,可讓台灣有機會成為國際供應鏈的一環。再者,面板2040年起國際液氫運輸逐漸商業化、規模化,台灣勢必得與全球的氫╱氨供應鏈發展同步。